家有情緒困擾兒
小胖從嬰兒時期就很容易發現他的觸覺敏感度高,從不喜歡穿硬挺的衣服(只穿棉褲,所以上幼兒園時要穿制服就花了很久時間調適);他的聽覺敏感度高,一點聲響就很容易被嚇到(所以連老師講話比較大聲都可以是不喜歡去上學的原因);他的情緒反應強度高而且持久度也高(這光想像起來就很可怕,尖叫大哭1-2小時都非罕事)。當然他也是有很多優點,例如他是個專心度高的孩子,也是個貼心的暖男,所以從小我對他就是就又愛又戰戰兢兢,深怕哪天要出門上班前又是以血壓飆升為開端。
雖然我身為心理師,但當時也是個新手媽媽,一邊嘗試用盡學校課本所教的技巧,一邊還要用盡力氣平撫自己的情緒甚至懷疑我的教養方式是否有問題。我嘗試從小就教他情緒辨識、用過集點獎勵、用過忽視問題行為、用過剝奪喜歡的東西、用過呼吸放鬆訓練……..課本也說,孩子情緒激動時父母要先深呼吸冷靜(吸到都快窒息了我…這當然是玩笑話^^)。就這樣風風火火的過完幼兒園生活,直到上小學時小胖開始出現拒學,一周至少有1-2天不想上學,而且是強烈尖叫到帶不出門的那一種,確認過學校沒有受到霸凌後,開始思考是否要帶去做心理治療。
有一種孩子(小胖就是這一種),專心注意力沒有問題、人際互動的需求與技巧沒有問題、語言理解與表達沒有問題,所以不符合過動/衝動症或泛自閉類症診斷。但是他們在生活上的確有思考方式僵化、難以適應新環境、難以接受脫離其預料之外的變化、難以考量任何可能改變原訂計畫的因素,所以容易給人一種固執己見、不知變通、容易發脾氣的印象(這不就是磨娘精嗎!!)。
所幸有一天,我家那個貌似不體貼但其實很用心的室友從書局帶回了一本書<<壞脾氣小孩不是壞小孩>>,作者是哈佛醫學院精神病理系的臨床教授Dr. Greene。裡面大大同理與改變我看待孩子的角度-孩子不是故意要傷你的心,如果可以,他也想要做的更好。-他們之所以容易暴走是因為他們缺乏了某些我們習以為常且無須意識到的技能,例如認知轉換、用言語適切表達想法、在挫折時還能抑制發怒甚至理性思考……等。書中介紹如何評估孩子所缺乏的能力以及引起他挫折的未解問題,鼓勵父母嘗試另一種預防性的溝通方式1.同理並理解孩子所面臨的問題2.定義問題並澄清父母的擔憂與想法3.邀請孩子共同討論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式。這樣的問話方式也許不是我們華人所習慣的指令式教導,但其實這與我們在做心理治療時的常用問話技巧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身為治療者與身為父母難免還是會展現出不同的心態與互動方式(就像小胖的游泳教練也把小孩交給其他游泳教練教一樣!!)。
這樣理想的對話需要無數練習與調整(當然還要有父母不斷地壓抑訓話與翻白眼的衝動,但實際使用幾次後,確實能增加小胖表達與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減少了發怒及發怒的持續時間(這或許能降低我高血壓發病的機會^^)。-教導孩子理解並描述自己的憂慮、考慮他人的憂慮、找出實際可行又能使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式-你將能看見孩子的成長,他們也能是個天使寶貝!!
廖芳芸 臨床心理師